奉化錦屏街道居敬小區一幢5層居民樓瞬間倒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受傷。
  樣板工程壽命20年——奉化塌樓事件拷問

  奉化錦屏街道居敬小區一幢5層居民樓瞬間倒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受傷。該小區曾作為“樣板工程”獲得多項殊榮。建成僅20年卻突然倒塌,誰是“凶手”
  法治周末記者 祝優優
  發自浙江奉化
  清明節前夕,發生在浙江省寧波市下屬縣級市奉化的一起事故,讓所有人都猝不及防。4月4日上午8時45分,奉化錦屏街道居敬小區一幢5層居民樓瞬間倒塌,事故造成1人死亡6人受傷。
  早在2009年9月,同樣是奉化市錦屏街道,位於西溪路的5號居民樓3單元轟然倒塌,被媒體稱為“樓脆脆”。由於預警及時,所有住戶已被轉移,未造成人員傷亡。
  另一起塌樓事故發生在一年前的2012年12月,位於寧波市江東區徐戎三村一居民樓突然坍塌,造成一死一傷。因當地官方初步分析事故原因為“雨水浸泡”,被網友戲稱為“樓濕濕”。
  3起事故的發生,前後不過5年時間。兩條人命的代價,挑動了公眾敏感的神經。法治周末記者調查瞭解到,奉化居敬小區曾作為“樣板工程”獲得多項殊榮。如今建成僅20年卻突然倒塌,誰是“凶手”?
  據瞭解,倒樓事件原因追查和責任追究工作全面展開,目前已成立聯合調查組和專案組,公安機關已對3名嫌疑人依法採取強制措施,其中刑事拘留2人,取保候審1人。
  “打開門,樓梯沒了”
  59歲的司徒培飛做夢也沒想到,住了將近20年的房子就這麼塌了。
  4月4日上午6時30分,她起了個大早,聽到有異常聲從窗戶門框處傳來:“咯吱咯吱”。同時,還有大片的石灰粉從牆上脫落。
  她跟老伴嘟囔了句:“壞了,這房子不對,不會要倒吧?”
  老伴呲了她一句:“怎麼可能,你說倒就倒啊!”
  上午8時40分左右,居敬小區29幢的不少住戶聚在樓下,小聲議論居民樓的異常。早已有人跑去居委會報告情況,也有人給寧波電視臺打電話。
  司徒培飛心裡想著:“如果樓真的要倒,我得把家裡的貴重物品拿一些出來。”
  她走到二樓的住處,收拾了一部分東西。正當她開門準備往下走的時候,意外在瞬間降臨:“打開門,二樓通往一樓的樓梯竟然沒了!”
  千鈞一髮之際,她只來得及衝到窗戶邊呼救,旋即被困在一堆鋼筋水泥之下。
  五層居民樓轟然倒塌,粉塵逐漸散去,司徒培飛第一個被救援人員發現,於上午9時10分獲救,大難不死。
  4月5日中午11時左右,奉化市人民醫院骨科病房,法治周末記者見到了司徒培飛。她虛弱地躺在病床上掛鹽水,臉上依稀可見擦痕。
  死裡逃生的司徒培飛付出了不小的代價:肋骨斷了好幾根、右腳粉碎性骨折。
  記者瞭解到,同樣受傷的還有5人。其中最後一名被救出的21歲女大學生,目前做了左腿截肢手術,右腿仍需觀察。另外,女大學生的外婆在事故中遇難。
  悲劇的發生雖然令人猝不及防,但並不是沒有任何徵兆。
  有家屬向法治周末記者反映,去年第一次發現大片牆體脫落現象後,他們向居委會及上級部門反映,收效甚微,部分居民自己出錢修補了一下牆面。去年10月“菲特”颱風之後,有住戶發現牆壁出現鋼筋裸露並且生鏽彎曲的現象。此後,有關部門開始重視,並請專家對居民樓狀況進行鑒定。
  塌樓事故發生後,奉化官方在新聞發佈會上稱,曾邀請浙江建院建設檢測有限公司於去年12月26日、今年1月14日兩次對居敬小區29幢進行評估,併在今年1月17日出具了一份《奉化市居敬路29幢房屋工程質量檢測評估報告》。
  報告顯示,倒塌的29幢房屋存在以下問題:鋼筋鏽蝕受力彎曲、多處牆體裂縫且部分裂縫已屬貫穿縫、房屋部分牆體的磚受壓已出現斷裂、樓面預製板縫隙增大、局部粉刷層脫落。同時報告指出,房屋所屬牆體砌築砂漿強度、梁柱混凝土強度達不到設計要求。
  鑒定報告認為,該房屋屬於C級危房。截至2014年1月14日,房屋的最大傾斜率為3.94%,並未達到7%的轉移標準。
  記者瞭解到,根據原建設部2000年發佈的《危險房屋鑒定標準》,C級危房是指部分承重結構承載力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局部出現險情,構成局部危房;而D級危房承重結構承載力已不能滿足正常使用要求,房屋整體出現險情,構成整幢危房。
  奉化市錦屏街道黨工委書記竺劍虹曾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根據規定,C級危房只要加固,D級危房才要搬離。因此計劃對該樓採取的措施是加固,已經委托公司做了加固方案。”
  但是,直至房子倒塌,加固方案也並沒有落實。居民們表示,當地政府從未統一召開針對全樓居民的會議,也從未正式傳達加固初步方案的有關事宜。
  在居敬小區倒塌住宅樓現場,一名陳姓居民告訴記者,早在塌樓的前一天,還有工作人員前來鑒定,對方表示房子“再住幾年都沒問題”。不想,悲劇在第二天就發生了。
  陳先生告訴記者,居敬小區是學區房,房價一萬多元一平方米:“如今5000元一平方也不會有人買這裡的房子了。”
  曾多次進行危房排查
  法治周末記者調查獲悉,自2009年發生過一起居民樓倒塌事故之後,奉化市至少進行過三次危房排查。
  4月5日,在奉化當地人士的指認下,記者來到了距離居敬小區不遠的錦屏街道西溪路。
  2009年9月5日凌晨2時30分,西溪路5號居民樓3單元轟然倒塌,因及時轉移所有住戶,事故未造成人員傷亡。
  如今,這一片舊址周圍已豎起高高的水泥牆,裡面長滿野草、一片荒涼。
  記者查詢資料獲悉,該幢房子1987年建造,建成後一直深陷質量問題困擾。1997年,開發商還對牆面進行過一次大修。
  事故發生後,寧波市房屋建築設計專家對現場進行勘察後,初步認定工程質量不過關和地基長期浸泡是造成房屋倒塌的主要原因。
  據悉,施工方選用的建築材料不過關、用料不足,建築過程中也存在不規範現象。
  之後,奉化市對各鎮、街道對建造時間長、年久失修、常被洪水浸泡的房屋進行了一次排摸檢查,一旦發現危房,要求居民立即轉移。
  時隔三年,寧波市再次發生一起居民樓倒塌事故。
  2012年12月16日中午12時10分,浙江省寧波市江東區徐戎三村2號居民樓突然倒塌。事故造成兩人被困,其中一名被困人員脫險後經搶救無效死亡。(本報曾於2012年12月19日以《寧波的“樓濕濕”今年23》為題報道過。)
  經過近一年的調查,官方公佈了調查結果,認為這是一起責任事故,處理了寧波市住建委、寧波市建築工程安全質量監督總站、江東區房地產管理處、江東區城管局等五部門相關責任人。
  根據事故調查組的調查,倒塌樓層倒塌原因有二:一是樓層承重牆體被拆改,二是工程質量存在多項問題。
  其中,倒塌樓房“部分結構材料強度不足,防潮層施工不規範”。比如,建築牆體磚塊抗壓強度離散性較大、部分圈梁混凝土芯樣抗壓強度沒有達到設計要求,同時,牆體砌築砂漿抗壓強度普遍較低,沒有達到設計要求。
  徐戎塌樓事故發生後,寧波在全大市範圍內展開了危房排查工作。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1月底,共排查全市176061幢房屋,其中城鎮房屋22927幢,有36幢城鎮房屋存在安全隱患。
  2013年1月,奉化市宣傳部曾對外通報,奉化市對全市房屋進行全面排查時,發現錦屏街道莊山5弄11幢居民樓為危房。該房建造於1993年,為五層磚混結構,被鑒定為D級危房。記者瞭解到,該房屋與此次坍塌的29幢居民樓只相隔一條馬路。
  但是,此次危房排查並沒有將29幢居民樓記錄在案。
  2013年10月,“菲特”颱風過境後,居敬小區29幢居民多次反映住房質量問題,此後,奉化市再次展開一次危房排查工作,之後29幢被鑒定為C級,但居民並沒有被要求立即搬離。
  4月4日的塌樓事故發生後,奉化市再次組織人員在全市範圍內進行危房排查工作,確保“不留死角、不留隱患”。
  有時評人士認為,江東發生塌樓事故之後,有官員表態“舉一反三,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該人士質疑:“視人命如草芥,失職瀆職,何時才能真正舉一反三?”
  也有網友質疑“有關部門玩忽職守、排查不力”,致使危房慘禍再度發生。
  事後,法治周末記者嘗試聯繫奉化市住建局、質監站等相關負責人,均遭到了拒絕。
  “最後的把關者”
  據奉化市政府通報,坍塌的居敬小區29幢居民樓1994年7月竣工,由奉化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開發、象山第一建築公司施工、奉化市建築設計院設計,屬磚混結構。
  媒體報道稱,如今奉化市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企業經營狀態為吊銷未註銷,象山第一建築公司於上世紀90年代拆分為四家建築公司,責任方難覓。
  浙江省建築行業一人士在接受法治周末記者採訪時認為,奉化塌樓事故中,其中一個重要的直接責任主體應該是奉化市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站。“我認為是當地政府失職了,怎麼能讓不合格產品流向市場呢?!”
  該業內人士介紹,我國從2001年開始實行竣工驗收備案制,即在工程竣工驗收環節,由房產開發公司組織勘察單位、設計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等各方主體進行竣工驗收。
  驗收時,在綜合各單位的認定意見後認定工程是否驗收合格,併在法定期限內將竣工驗收文件上報建設行政主管部門。在備案制下,質監站扮演的是一個監督竣工驗收組織形式、驗收程序、執行驗收標準等情況是否合乎規範的角色,從原先的質量責任主體中解脫出來,由工程質量核定主體轉變為現在的質量監督管理主體。
  他表示,奉化居敬小區倒塌居民樓建造於1994年,彼時實行的是核定製,由當地質監站承擔核定工程質量合格或優良等級職能,也就是工程質量核定主體,是工程交付使用前“最後的把關者”。
  “天氣惡劣侵蝕牆體導致強度下降”等理由不能成為有關人員玩忽職守的藉口,因為住宅設計使用年限應達到50年,如今20年時間居民樓倒塌了,不能達到50年的設計使用年限要求,同樣說明當年的建築是不合格產品。因此驗收核定單位存在失職行為。
  該人士提到,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1997年曾同樣發生過一起住宅樓倒塌事故。事故原因正是工程質量低劣,特別是基礎磚牆質量低劣,施工中大量使用不合格建築材料。在這起事故發生後,負責驗收核定的當地質監站多名人員,因玩忽職守被判刑或受到黨紀政紀處分。
  法治周末記者查詢獲悉,1997年7月12日上午,衢州市常山縣確實發生住宅樓倒塌事故,共死亡36人、傷3人。
  業內人士指出,上世紀90年代建築行業偷工減料現象比較突出,經常會有施工方少用鋼筋或採用規格偏小的鋼筋現象。另外,混凝土的使用也並不規範,很多都是人工現場配比,有可能出現節約成本、少用水泥的現象,而不像現在是混凝土公司統一供貨,有著嚴格的技術標準。
  記者在寧波市住建委官網查詢獲悉,此次坍塌樓房多項工程曾獲得“甬江杯”榮譽及奉化市優質樣板工程稱號。其中,“甬江杯”是寧波市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評選由寧波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組織實施,評選對象為寧波市已通過建設行政主管部門竣工驗收備案或各行業行政主管部門竣工驗收的工程。
  該業內人士認為,既然是寧波市建設工程質量最高獎,那麼當年奉化質監站在驗收時給的評定應該是“優良等級”。“一般來說,只有優良等級的才有資格參評當地的樣板工程。樣板工程20年倒塌,不得不說是個笑話。”這位人士嘲諷道。
  目前,奉化官方尚未發佈有關塌樓事故原因的調查報告。
(編輯:SN09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m64rmmy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