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法治才是信訪工作的減壓閥
  □ 馬鈺朋(北京 媒體人)
  記者近日從權威部門獲悉,國家對各省市不再搞全國範圍的信訪排名、通報,有關部門確立了“把矛盾化解在當地”的新思路。始於2005年的信訪排名制度,因為與地方黨政領導升遷直接掛鉤,造成地方信訪壓力很大,被指導致各地信訪部門不惜採取各種手段“截訪”,甚至雇佣“黑保安”,設置“黑監獄”,發生惡性事件。(11月11日《新京報》)
  由於與政績掛鉤,信訪排名成了地方政府工作中的“壓力鍋”,而由此催生出的“截訪”等不擇手段自然成為了避免信訪排名通報的“減壓閥”。
  信訪本為提供一種救濟渠道,但指標化造成了基層政府和個別訪民的雙重價值錯位。一方面,在很多地方,信訪排名成為黨政官員考核的一項內容,壓力之下,很多官員不遺餘力地抹平信訪排名上的數字,空耗大量人力物力財力不說,甚至不惜侵犯民眾個人權益。另一方面,因為官員的信訪排名壓力,個別訪民把它當成瞭解決問題的“要挾”工具,催生了“信訪不信法”的信訪人員。
  應該看到,信訪制度說到底還是為了彌補群眾表達渠道不暢、法律解決不足而設立的行政救濟制度,也就是說,矛盾的化解、糾紛的解決從根本上來說,需要健全疏通群眾表達渠道,提升司法公信力,維護司法公正,從源頭減少矛盾發生。
  面對社會矛盾,需要及時解決、就地解決,而不是把所有問題都化為信訪問題,更不能把法律問題留交給信訪來解決;另一方面,需要進一步推動法治建設,培育官員和群眾運用法治思維、法治方式的能力和意識,形成官員依法行政、公眾依法辦事的法治社會氛圍。說到底,法治才真正是信訪工作的“減壓閥”,如果糾紛矛盾都能回覆到法律本位進行解決,並通過及時的調解仲裁、合理合法的行政覆議、公正的司法裁決保障社會公平正義,那麼信訪制度也將會成為歷史,矛盾糾紛也能得到根本性的化解。  (原標題:法治才是信訪工作的減壓閥)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rm64rmmyi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